“撤桶”或者垃圾分類只是手段,垃圾減排、增加回收、減少污染才是根本目的,不能落入求量不求質的形式主義。
近期,深圳不少小區(qū)開始試行“撤桶”,以推進垃圾集中分類投放。年底前,深圳所有的約3600個住宅小區(qū)有望實現(xiàn)樓層撤掉垃圾桶,鋪開居民垃圾分類工作。
一些居民對于“撤桶”和垃圾分類有畏難情緒,如果忽略這樣的情緒,垃圾分類工作就有可能傷害到居民感情甚至利益,也可能造成“后遺癥”。“撤桶”應該充分試點試行,積極展開聽證和座談,聽取居民在試行過程中遭遇的難點,這樣相關部門才能有的放矢解決問題。
比如,有的地方搞集中投放,參考一般人的作息時間來制定集中收集垃圾的時間表,但現(xiàn)在不少人的工作時間并不固定,還有些人長期上晚班,我們也需要尊重和照顧少數(shù)群體的生活習慣,給予政策一定彈性。有些獨居的老人或殘障人士,他們行動不便,居委會和物管應當摸清情況,提供志愿服務幫助他們適應新的分類政策。多聽取市民意見,還有助于化解抱怨。常言道:“理越辯越明?!崩诸悓ι鐣恼嫘б孢h大于一時間帶來的不便,只要把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好處說充分,有些市民的心結也能得到紓解。
推行樓層“撤桶”,還需讓居民共享實實在在的好處。之前就有地方的部分小區(qū)只發(fā)一紙公文就撤掉垃圾桶,引得不少居民投訴,在業(yè)主壓力下,物業(yè)管理只得暫緩“撤桶”、恢復舊制。媒體報道中,這些業(yè)主質疑“撤桶”是物業(yè)“偷懶”,收取物業(yè)費不變卻減少了服務。居民持此觀點也有一定合理性,都說垃圾分類為大家好,但怎么偏偏只見自己受累,不見自己得利?“撤桶”之后,之前計算入成本的清運費用勢必降低,物業(yè)管理費也應當考慮降一降了。
對“撤桶”可能帶來的“副作用”要有預案?!俺吠啊钡拇_增加了“高空墜物”的風險,雖然可能只是個別現(xiàn)象,但一旦發(fā)生砸人砸物事件,損失將難以估量。也會有些不自覺的住戶,還任性地往原來設置垃圾桶的樓道里倒垃圾。還有一些老舊小區(qū),因為管道材質問題,不適合安裝廚余垃圾粉碎機,但“撤桶”可能會導致部分居民盲目安裝相關設備,造成管道損壞。這些都是“撤桶”可能造成的“不便”。防患于未然,在“撤桶”的同時有必要有針對性地加強相關宣傳與監(jiān)督,減少生活方式轉變帶來的沖擊,讓市民更好地接受“撤桶”與垃圾分類工作。
“撤桶”或者垃圾分類只是手段,垃圾減排、增加回收、減少污染才是根本目的,不能落入求量不求質的形式主義。宏偉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,“撤桶”也不宜上演一夜消失的戲碼。相關部門、物管公司和居民自治組織應當在試行“撤桶”中多發(fā)現(xiàn)些問題,研究出人性化的舉措,盡可能降低“撤桶”帶來的影響,如此,也能減少垃圾分類工作阻力,全面“撤桶”才能避免“反彈”。(王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