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深圳新聞網首頁>深圳評論>社會熱點>

[專家談]準確把握網絡安全的真諦和歸宿

[專家談]準確把握網絡安全的真諦和歸宿

分享
人工智能朗讀:

網絡空間是共同的不是孤立的,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,需要政府、企業(yè)、社會組織、廣大網民共同參與,共筑網絡安全防線。

寧家駿

9月19日,第三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正式拉開序幕,這次宣傳周確定了“網絡安全為人民,網絡安全靠人民”的主題,這個主題來自于今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論述。在那次講話中,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的前沿,以深邃的觀察和高瞻遠矚的視角,深刻闡述了網絡安全的真諦和最終歸宿,并十分精準地總結出“網絡安全為人民,網絡安全靠人民”,值得我們深刻領會與學習。

當前互聯(lián)網發(fā)展迅速,據中國互聯(lián)網信息中心發(fā)布的最新統(tǒng)計報告顯示,截至2016年6月,我國網民規(guī)模達7.10億,19歲以下網民占比達23%,其中10歲以下網民就超過了2059萬,連續(xù)多年呈快速增長態(tài)勢?;诖髷祿?、云計算、“互聯(lián)網+”等概念的網絡經濟方興未艾。牢牢把握信息技術變革趨勢,實施網絡強國戰(zhàn)略,加快建設數字中國,拓展網絡經濟空間,推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發(fā)展深度融合,加快推動信息經濟發(fā)展壯大,已經成為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既定的重大戰(zhàn)略和重大行動。

必須看到,互聯(lián)網是把“雙刃劍”,既有紅利也存在弊端,不僅是“阿里巴巴的寶庫”,也可能淪為“潘多拉魔盒”。隨著“互聯(lián)網+”與智能化、智慧化等新興業(yè)態(tài)的迅速崛起,工業(yè)控制系統(tǒng)、智能技術應用、云計算、移動支付領域面臨的網絡安全風險加大,國家網絡安全的覆蓋范疇也有了更多延展,所涉及的面比以往更寬,所產生的影響比以前更大。如何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,如何提升全社會對“第五疆域”的安全防范意識,既是互聯(lián)網發(fā)展必須解決的問題,也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實際問題。

網絡安全的最終受益者是人民,讓人民群眾在網絡中有更多“獲得感”,是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的出發(fā)點,是國家網絡安全的核心之一。只有明確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“人民屬性”,筑起國家網絡安全的“防火墻”,才能更好地進行網絡強國建設。如,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已成當務之急,2016年第二季度《反電信網絡詐騙大數據季度報告》顯示,全國共接用戶標記詐騙電話超4.6億條,環(huán)比上季度增加了1.8億條;清朗網絡空間是民心所向,烏煙瘴氣、生態(tài)惡化的網絡空間不符合人民利益。

網絡空間是共同的不是孤立的,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,需要政府、企業(yè)、社會組織、廣大網民共同參與,共筑網絡安全防線。要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,加強全黨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培養(yǎng),發(fā)動全社會參與網絡安全維護,培育一大批有高度的安全意識、有文明的網絡素養(yǎng)、有守法的行為習慣、有必備的防護技能的“中國好網民”,依法上網、文明上網、安全上網,不傳謠不信謠,盡最大努力來維護網絡安全。只有使網絡安全的意識深入人心,提升廣大網民的風險意識和防護技能,才能化指成拳,凝聚起維護網絡安全的磅礴力量。

在向網絡強國目標邁進的過程中,只要我們始終把全民網絡安全觀擺在顯著位置,在全社會培育“網絡安全連著你我他”的思維,就一定能夠達成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全民共識,切實形成全社會共同維護網絡安全的強大合力,共同建設良好的網絡生態(tài),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,推動我國網信事業(yè)科學健康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(作者系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)

[責任編輯:侯婕]